2)第330章 解开心结_三国之谋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悔不该听田元皓之言,悔不该听曹孟德之言,举棋不定,瞻前顾后,便使我此番遭劫于此,非赖将士们不用命,也非赖天降罪于我,实则是我咎由自取,怨不得他人。”

  陈暮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,轻声说道:“那大哥你知道,我对你做的这件事,会如何评价吗?”

  “四弟.”

  刘备闭上了眼睛,准备迎接陈暮的谴责。

  但陈暮却只是轻笑一声道:“对你的行为,我表示反对。但对于你做这件事情造成的结果,我表示赞同与理解。”

  “为什么.”

  刘备还以为他会责骂自己,哪知道只是高高举起,轻轻放下,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,喃喃自语:“我明明害死了很多人,我还没有救到天子。如果我跟着曹孟德孙文台他们一起去长安的话,必定能够攻克长安,救出天子与朝廷诸公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陈暮点点头:“如果你跟他们一样去长安,确实有机会攻克长安。但你别忘记,长安的守军主力可不是董卓的那点兵力,而是徐荣。如果不是你把徐荣引走,曹操他们也不一定能打下长安来。”

  “这”

  刘备略微沉默片刻,忽然苦笑道:“四弟,你别安慰我了,不管是从兵力还是实力上来说,我们都要强过董贼,如果我们七万大军一起努力,董贼如何守得住长安?”

  陈暮微笑道:“可大哥却忽略了一件事情,如果董贼到山穷水尽之时,用天子与满朝诸公逼迫你们,到那个时候,你们又该如何自处?”

  刘备就不说话了。

  实际上他退兵的真正因素,除了粮草不济,百姓困境以外,最大的原因,就是害怕真地打到长安时,刘辩有危险。

  要知道董卓可是两次废帝,连陈留王这个曾经做过几个月皇帝的都被他谋害,还有什么他做不出来?

  正是这一点,让刘备感觉到惧怕,感觉到恐惧,并且多方顾虑,开始变得跟袁绍一样。

  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出来,年轻时候的袁绍为什么雄才大略,到中年以后,特别是官渡之战后,反而变得顾虑重重。

  家大业大,想的问题也多了,反而没有了年轻时候那种赤脚不怕穿鞋的拼搏尽头。

  包括曹操孙权也是这样。

  曹操赤壁之战后,就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统一战争,一边忙着搞内斗,清理掉忠于汉献帝的遗老遗少,为儿子上位铺路。一边平定凉州,稳固边境局势,时不时敲打敲打孙权,几乎是默认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
  孙权则是在逍遥津之后,被魏国吓破了胆子,不仅接受了曹丕册封的“吴王”,还只敢偷袭盟友蜀国,导致蜀国倾家荡产伐吴,错失了最后攻打魏国的机会。

  综合来看,似乎也只有刘备没有犯过这种错误。

  但那是因为他早年不得势,晚年得势之后,为关羽报仇攻打吴国失败后又很快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